第232章 柏贵委员(上)(2 / 2)

重铸清华 因顾惜朝 1370 字 1个月前

十里之外的两广总督府,原来高耸的“叶”字旗帜,被扯了下来,取而代之的是红色和蓝色纵横交错的英国人旗帜,广州人不认识是英国的国旗,只把唤作“米字旗”,门前原来留着鞭子的督标也换成了金发碧眼的洋人,原本就是威严甚重因此门前无人走动的总督府,更是人烟罕至了,有孩子的人都抱着孩子宁愿绕道,“那些洋鬼子可是会生吃小孩子心的!”

一个八抬绿呢大轿慢慢地从转角处转出来,缓缓到了总督府大门前停下,几个轿夫战战兢兢地半跪在地上,不敢抬头看站在门口的洋人,轿子内出来了一个穿着仙鹤补服的老年男子,约莫六十多岁,大饼脸,小眼睛,留着花白的山羊胡子,他下了轿子,满脸堆笑地对着台阶上的几个带着红色高帽的英国兵讪笑着,守着总督门口的几个英军士兵,看不明白来着一行人的意思,拿住火枪指着台阶下的一行人,穿着仙鹤补服的官员边上的通译连忙出来,摆着手用英语解释,“别激动,我们总督大人是前来求见巴夏礼先生的。”

为首的英军士兵傲慢地点了点头,“你们在这里等着,我进去禀告巴夏礼先生,”瞧见那个官员想走上台阶,“停下,不许再往前!”看到那个官员讪讪地停下脚,这才如同骄傲的公鸡一般转过身子,进入总督府禀告巴夏礼去了。

那个通译瞧见自己的大人脸上红一道青一道,正在尴尬,连忙朝着大门啐了一口,愤愤不平地帮着自家大人解围,“什么狗日的玩意东西!不过是我们总督大人大度,把总督行辕让了出来,给这些夷人住,如今倒是和主人摆起架子了起来!”

“好了,”那个被通译称作“总督”的官员终于缓和了脸色,不以为意地摆摆手,示意自己并未将此事放在心上,“咱们天朝上国,礼仪之邦,自然不需要和这些,”说到此处,压低了声音,还偷偷瞥了一眼台阶上的英军,“和这些蛮夷计较。”

那个通译的头如小鸡啄米一般连连点头,两人在两广总督府前等了一会,那个进去通传的英军士兵出来,懒洋洋地指着两个人叽里呱啦说了几句话,通译侧耳听完,弯着腰和那官员说道,“总督大人,巴夏礼先生现在让咱们进去。”

“好。”那个官员正了正衣冠,连同通译进入了两广总督府,原来的两广总督叶名琛素来喜爱江南园林,行辕之中的假山、梅树堪称广州一绝,如今的梅树已经被巴夏礼下令砍断,种上了修建得整整齐齐的西方园艺数目,假山也被捣毁,按上了一个巴洛克风格的亭子。那官员无暇去悲风伤月,一心想着等会见到巴夏礼要如何措辞,如此绕了几个厅堂,到了巴夏礼的住所,那官员抬头一看,原来是叶名琛以前的签押房。

通译和守在门口的英军说了几句话,带着自家的大人进了签押房,只见当庭坐在罗汉床上的满脸络腮胡,拿着一杯红酒正在低头浅尝的淡黄褐色头发英国男子,便是攻下广州城,威名赫赫的英国驻广州领事,巴夏礼。

巴夏礼身材中等,面容白皙而微微偏黄,淡黄色的头发,留着沙色柔润的小胡子,真是仪表堂堂,但是,他的鼻子和嘴部却使人感到他的行为有些神经质,而不具有一种决断的性格,巴夏礼饮了一口红酒,对着那官员的拱手行礼不以为意,点点头,“柏总督大人,这时候来在下这里,有何贵干?”巴夏礼久呆中国,说的颇为流利的中国话,只是带着一点点的广东腔。

被巴夏礼称为“柏总督”的正是叶名琛被朝廷革职之后署理两广总督的原广东巡抚柏贵,柏贵字雨田,蒙古正黄旗人,额哲忒氏。嘉庆二十四年中举,曾任甘肃陇西,广东普宁、龙门、东莞等县知县,南雄直隶州知州,河南巡抚。咸丰三年初,授广东巡抚,疏请雇用广州红单商船充实水师,并购买多尊外国火炮运往水师各营,以镇压太平军。

柏贵恭敬地站在地上,丝毫不为巴夏礼的无礼而在意,“巴夏礼大人,下官这次来,是送来了要布告广州老百姓的行文,请大人检阅。”

巴夏礼点了点头,柏贵见状连忙从马蹄袖子里抽出了一张写满了字的纸,双手奉给了高踞于上的巴夏礼,巴夏礼接过了那张纸,又指了指站在柏贵边上的通译,“下流的黄皮猴子,你过来给我翻译一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