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63章 物竟天择强者为尊(1 / 2)

盛唐血刃 tx程志 1898 字 20天前

第八十三章物竟天择强者为尊

通常午觉最多半个小时,可是麴文泰足足等了一个半时辰,仍旧不见有人前来通传。麴文泰受不了了,他可是高昌国的王子,虽然是汉人后裔,可是麴文泰没去过中原啊,他认为高昌国四郡十八县已经是大的没边了。当然,高昌的十八县,可比中原的县境面积大上数十倍。

不过,人口却只能勉强算下县。当然高昌国麴氏王朝时期,先期与西突厥结盟,后来被突厥派出兵马按在地上一阵摩擦之外,还真没有受过什么委屈。什么龟兹、什么车师前国、车师后国、再或者楼兰国、鄯善国都必须仰仗着高昌国的鼻息。高昌国这个西域小强的王子,麴文泰自从出生以来,都是被无数人捧着供着,何时受过这等委屈。

“呲溜溜……”麴文泰冷冷的抽了一下鼻涕,愤愤的道:“不等了,要战便战!”

麴文泰说出这句话的时候,如果不是满脸鼻涕,倒霸气十足。只是非常可惜,这话可把马孟明吓了一大跳。他上前一下子捂住麴文泰的嘴道:“我的小祖宗啊,你可不要招灾惹祸,这话要让别人听到,咱们高昌国可就完了!”

三十多年前,当马孟明还不是高昌国令尹,而只是俱六捉县户房职司的时候,他可是见过突厥军队,车辚辚、马潇潇,区区三千铁骑,就把高昌国一万三千兵马打得溃不成军。

最后还是高昌王称臣,再加上东突厥与西突厥分裂,让高昌的国祚得已延续。现在连西突厥二十万大军,匹马未回,这样的强敌,岂是高昌国一个弹丸小国可以抵抗的。

麴文泰没见过大世面,却也看得出唐朝的军队非常多,密密麻麻到处都是那种会移动帐篷,足足将高车城包围了整整一大圈。

陈应这一觉睡觉非常舒坦,直到酉时三刻这悠悠转醒。陈应醒来以后,意外在高车这座高车相府后院里发现了一件非常新奇的东西。

“棉花!”

这些都是没有弹的棉花朵,足足满间库房的棉花。不过,看到这些棉花的时候,陈应多少有些失望,这和后世看到的长绒棉不同,而是属于印度短绒棉,不仅色泽发灰,绵纤维也非常短。

“棉花全身都是宝”,既是最重要的纤维作物,又是重要的油料作物,也是含高蛋白的作物,还是纺织、精细化工原料和重要的战略物资,除了棉花可织布,以及利用其纤维纺织以外,棉籽油用于沙拉油和食用油,氢化后作酥油和人造奶油,提油后的饼渣或籽仁作为家禽和家畜。每年大约有两亿加仑的棉花种子油被用来生产食品比如薯条,黄油和沙拉调味品。

不过,陈应发现这些棉花虽然卖相不佳,可是高车人仍旧是暴敛天物。他们现在还只是把棉花当成花卉使用,结出来的棉花就随意丢在库房里。

陈应指着侍女问道:“这是做什么用的?”

然而这个侍女却吓得直往门外避。不一会儿,高车王赶紧跑到陈应面前跪下,向陈应叽里呱啦的说了一大通,虽然高车王的唐言有些绕口,带着严重的西域翘舌声,不过陈应大体还是能懂。高车王说他的女儿不会说唐言!

陈应脸色一板,望着高车王道:“尔等今后都是大唐子民,不会说唐言这可不行,但凡四尺以上人员,必须立即学会说唐言,不会说唐言的人,不能做官,不能为成为贵族,你也一样!”

高车王一脸凄苦之色。

事实上摊着谁,谁也头疼。四十大几的人了,再去学外语,而且还是世界最难学的语言之一,肯定抓瞎。

不过,陈应马上就想到治理西域的困难问题。那就是文化的认同。虽然汉朝的时期,西域文化虽然受到了汉文化的影响。

然而魏晋南北朝大动乱时期,虽然官方称为所谓的渣渣同化,可是西域不可避免的被胡化了。

在晋朝的时期,西域汉人其实还有差不多三十余万人。可是随着朝廷顾及不到西域。这些西域汉人身处胡人环视之中,为了生存,他们在柔然占领期间,改学柔然语,突厥人占领期间,改说突厥语。

现在别说胡人,就连西域汉人,能说汉语的人绝对不会超过十万人。陈应感觉必须出台唐朝官方书面东西,不会说唐言,哪怕是部落首领,也不能出任地方官员。

想反,可以。反正老子有十万大军,正在磨刀霍霍。

陈应望着这屋子里的棉花道:“高车王,你说这些东西是做什么用的?”

高车王听了好半天才明白陈应的意思,他忙连比划带说的道:“回禀大将军,这是白叠子,是一种花,不过很容易燃烧,可以用来引火!”

“啥,引火!”陈应听到这话,差点被自己的口水呛到。他想过这些人会暴敛天物,却没有想到会如此暴敛天物。

事实上,正如高车王所说。由于棉仔的含油率约合百分之十八,与新疆大豆差不多,加上棉花易燃,所以这些人把棉花晒干以后,当成引火之物来用,也未免不可。

陈应想过这些人会把棉花弄成被褥或棉鞋或靴子的填充物,可是没有想到他们居然是引火。

陈应指着这些棉花道:“记住,让人把棉仔和棉花分离出来,本大将军有大用!”

高车王不明白陈应为什么发火,吓得赶紧连连磕头如同小鸡叨米。

陈应又道:“高车国这种白叠子多不多?”

高车王想了想道:“不是太多,这种东西都是贵族种植了用来观赏的!”

“本大将军不管,你现在去给我找这种东西!”陈应道:“你可以以本大将军的名义对外宣布,本大将军虽然棉花,越多越好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