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节(2 / 2)

王五见他们兄妹这般,摆摆手,道:“没事儿没事儿,以后有事儿尽管来找我。能办的,肯定帮你。”

“嗯。”齐妙点头,拉着梁汉森出了广益斋。

齐妙不知道铁匠铺子在哪儿,但是梁汉森知道。拉着她东拐西拐,到了一个“叮叮当当……”响的屋子钱。梁汉森开口道——

“王叔儿,在家不?”

“在呢,在呢,进来吧。”

声音粗狂,一听就是豪爽的人。

齐妙被梁汉森拉着进屋,那个称为“王叔”的人走过来,看着他们兄妹,笑呵呵地说:“哟,是安哥家的儿子啊。你咋有空来?这是……你爹总提的香姐儿吧。”

“王叔,我妹儿改名了,现在叫妙姐儿。”梁汉森说着,把齐妙拉到前面。

齐妙也不怯懦,侧身行礼一下,说:“见过王叔。有些东西需要您帮忙,所以……冒昧前来。”

“哎哟哟,你爹有规矩,你哥有规矩,没想到你这个女娃娃规矩也这么好。不错,不错。”王铁涵忙不迭的点头,比划了一下大拇指,又说,

“啥事儿啊。要打什么东西你说就好,能做的,叔儿一定帮你。”

齐妙听了点头,从怀里掏出那几张纸,双手奉上的说:“王叔看看这个,我要一整套。多粗、什么规格我都写上了,您看有什么不懂得,可以问我。”

王铁涵接过来她手里的纸,一边看一边皱眉。齐妙也趁这个时候打量他,跟电视里演的不一样,铁匠并没有一大把胡子、瘸一条腿。

相反,一点胡子都没有,腿脚利索,而且给人一种干净、清透的感觉。肤色不会,但是因为炉子烤的缘故,面色发红。

好一会儿,王铁涵放下手里的纸,看着齐妙,说:“丫头啊,你这个东西要干嘛啊?这个厘米……是什么意思?”

呃……

齐妙无语,突然想起古人都是用尺来计量单位。眼尖的她发现角落放了一把木尺子,赶紧拿过来,指着上面的刻度,说:

“就这么大小点儿,挺考量人的。王叔儿……您可以吗?”

第29章 您费点儿心,行吗?

王铁涵瞅着她手里比划的那一点点地方,转身去拿了个石笔。在上面画了一下,轻叹口气,说:

“有点儿难度,不过倒也能试试。你要用什么做啊?铁、铜肯定不行,金、银还能照量一下。”

齐妙听了,从怀里掏出一两银子,双手奉上的道:“王叔,用银子来做。这一套一共十八根。还有这个小盒子,用红松木来做,虽然贵点,不过我有用。”

王铁涵听了,看着几张纸,砸了下舌。都没见过,但也不是不能做,就是……

“王叔,该多少钱您说个数就好。只要不离谱,我都能承受。”齐妙明白他的意思,这东西精细,是个技术活儿。价格上,肯定不如那些加铁啥的便宜。

王铁涵听到她这话,不好意思的摇摇头,说:

“也不至于那么贵。正好这会儿没有什么可加铁的活儿,还不到时候。这样吧,这两个东西七天之后我给你,工钱嘛……二钱银子。”

齐妙听了微眯了下眼睛,说:“王叔,我给您三钱银子,三天我就要。您费点儿心,行吗?”

“啊,那行,行。”王铁涵忙不迭的点头,把这活儿就应下了。

梁汉森再旁看着,虽然心里觉得不合适,但嘴上却没有说。被妹妹拉着出了铁匠铺子,本打算回家。没想到齐妙拉她往城里走。

“妹儿,咱们干嘛去啊?东西不都订下了?”梁汉森纳闷的问着。

齐妙仰头看他,笑眯眯的说:“不饿啊。找个地方喝口水、吃点东西。然后带回去给咱爹娘一些。”

“妹儿,你要下馆子!?”梁汉森惊呼出声。

好在今儿下雪,路上没几个人,不然丢人都丢大了。齐妙好笑的点点头,挽着他的胳膊,说:

“哥,咱是人、得吃饭,哪能饿肚子办事儿啊。”

“回家吃……也一样的。”梁汉森遗传了曹氏跟梁安的习惯——能省则省。

齐妙瞅着他,摇摇头,不赞同的道:“回去快走都得半个时辰,你不饿啊。你不饿我饿了,咱们不吃啥,少吃点就是了,啊!”

说着,拉着他就往附近的酒楼走去。那么多的酒楼,齐妙挑了一家名为“清泉居”。走进之后,大堂没几个人,零星有几桌吃饭的。

小二走过来,看着他们俩,说:“哟,二位客官,打算吃点儿什么?”

梁汉森没有说话,齐妙大方的看着伙计,说:“小哥儿,我们想要两碗阳春面,可有?”

“有有有,这边请。”店小二还挺不错,并没有因为他们要面条儿看不起。侧身比划一个“请”的手势,把他们兄妹俩带到了靠窗户的位置。

擦了擦桌子,熟练地拿了壶热水过来,放在桌子上又说:“姐儿就吃面?咱们家今儿炸的素丸子也不错,十个铜板一大盘子,要不来点儿?”

“好,那就两碗阳春面,一盘素丸子。”齐妙很大方的点头,答应了。

伙计忙去后厨下单子,齐妙倒了两杯热水,端着小口小口的啐着。梁汉森看着大堂,然后煞有其事的瞅着齐妙,说:

“妹儿,你来过这家店?”

“没有啊。”齐妙摇头,好笑的说,“我怎么可能会来这儿。今儿要不是外面的摊贩不出摊,我也不能进来啊。”

梁汉森听了点点头,端着水杯喝了一口。许是心不在焉,还烫了舌头。不过仍旧保持风度的没有过激的表现,然后看着她,说:

“那哥咋觉得你总来呢?而且那么大方。人家说素丸子,你就说来一盘。”

</div>

</div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