严瑜十分满意。
此时已经临近上三军素日点卯的钟点,被圣旨征召的侍卫们陆陆续续到了校场。
然而等到远处传来上三军点卯的钟声,所到的人数还不够一百。程俊点来点去,都只有九十八人,他忍不住看了看站在自己前面的严校尉,却见严瑜面无殊色,镇定地指挥这九十八人列队。
过了片刻,又有一人急匆匆地由宫门的方向赶来,见到其余人都已经列好队伍了,脸色不由得变了一变。他想要□□队伍中去,刚一动脚,严瑜的目光倏地转了过来,他只得尴尬地停住了脚步
严瑜却不再理会他,重新将目光投向了已经列好队伍的侍卫们身上。这些侍卫,人数虽然不多,却个个都是军中翘楚,最醒目的一个少年,身材修长,眼含微光,身上还佩戴着银印青绶。
此人正是李罡。只是——他的衣服上所绣的还是青龙,而非代表初怀公主的天骄雪。
严瑜目光锐利,落在他胸前的青龙上,沉声道:“这是何故?”
李罡不明所以,低头才发现自己穿错了衣服,不由得也大吃一惊。他虽然腹内有成打的怨言,这穿错了衣服却不是他故意所为。
李岳送他入羽林演武堂时,便在帝京中置了一所宅子,又派了十几个家人服侍李罡。但李罡脾气大,嫌那些家人厌烦,统统都赶到后院了。昨夜他与陈辛喝得烂醉,早起顺手抓了一件衣服就匆匆进宫,不料却拿错了衣服。
这本是一件小事,然而此刻,他被比自己大不了多少的严瑜指出疏漏,心头忽地涌起一股不忿之情,无论如何也不肯低头认错,梗着脖子不说话。
严瑜也不多说,点了三名站在第一排的侍卫出来,朗声道:“昔年兴宪公主曾问兵法于太/祖,太/祖笑而不语,却手书八字赐给公主,这便是大燕朝百年立军之本。诸君可知是那八个字?”
“军以信立,胜从胆出!”
太/祖以部族300子弟起兵,逐北狄,克西域,亲世家,收义兵,最终一统乱世的功绩是大燕每个儿郎从小便熟知的伟业,这八字立军之本,更是军中人人通晓的话,此时百人齐齐呐喊出来,声势颇壮。
“不错!‘军以信立,胜从胆出’,正是这八字。今日是公主卫队头一日集结,却并非诸君头一日从军。凡大燕军人,无论是否身有官位,无论年纪几何,身有值属时,都需于寅时集合,概无例外!集合之时又需身着所属军部的戎服,以整军容!故此,今日当罚李罡十棍,段兴十棍,你三人取来军棍,便行刑吧。”严瑜这处置全依军法所出,诸侍卫更无话说,只看那受罚的两人如何作答。
段兴便是那个迟到的侍卫。他叔父是乐阳驸马沈明手下大将,曾在和北狄的作战中立下功勋,因此段兴才得以恩荫入上三军。段兴这样的身份,放在京外,算得上耀眼,却是与京中豪强子弟不能相比的,此时只拿眼看着李罡,看他如何行事。
李罡的头钝钝地疼了起来,他原先是有些瞧不上严瑜,但自从听说严瑜是陈睿的徒弟,那羡慕混合着疑惑的心情反而占了上风。可若是在大庭广众之下受刑,恐怕过几日父亲的书信就从陇西送来了,还没等他理清自己的思绪,那三个去取军棍的侍卫已经回来了,互相对望一眼,一人开口问道:“校尉,是要哪二人施刑?”
众人这才发现,明明只有三人受罚,严瑜却派了三个人去拿行刑的军棍。
“三人皆施刑,”严瑜大步走到李罡身旁一步远的地方,转身单膝着地,续道,“校尉严瑜,与属下同责,并罚二十棍。”
李罡听到身后那些侍卫中发出了低低的嗤笑声,期间还伴着辨不出来由的絮语:“惺惺作态。”他回头,却只看到几十张被阳光照得面目模糊的脸。他也在严瑜身边单膝跪了下来。
当棍子落在严瑜背上的时候,那些声音都消散了。
李罡和段兴先挨完十棍,站在一旁看着严瑜挨打。
阳光愈发强烈,挥起的军棍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,重重地落在少年的身上,发出一声钝响。
等到行刑结束,站在校场边上的夏侯昭终于放开了捂着风荷嘴巴的那只手,她又默默地看了一会儿,不发一言离开了。场中诸人无一察觉,只有程俊朝她离去的方向看了一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