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九十二章 无可奈何(2 / 2)

赵柽回到内帐躺下,但是心中却依然难以平静,更多的还是愤怒,人和人怎么就不一样呢?

童贯听说金军南下急着要回东京‘汇报’,马扩急忙来劝,说在这种危难关头不能冒着被天下人唾弃的危险离开前线。又劝童贯将宣抚司移至保州中山真定府,因为河东和河北地区大部分地方都有关有城可守,只有真定府附近一片坦途,如不重点把守,恐怕金军会长驱直入。

如果宣抚司移至那里,不但可以阻击金军,而且各路军马如果知道童太师亲自镇守最危险的地方,可以大大鼓舞士气。童贯也知道自己在道义上有缺,假意同意想将事情敷衍过去,自然不会采取任何行动,可马扩却当了真,一再要求他尽快起身赶往真定。

没想到却触怒了童贯,大骂马扩一心要宣抚司移驻真定是私心作崇,因为马扩一家老小都在保州,借此先给他扣上了个假公济私的大帽子。然后又解释说现在手中无兵,即使去了也没有用。

可没想到马扩却犯起了倔脾气,说可以就地招纳兵将。童贯没法就开了张空头支票,许诺马扩只要招到三万人自己就移师真定。马扩信以为真第二天就前往真定招兵,而童贯等他前脚走,后脚就赶往东京,将卫国重任扔给了太原知府张孝纯这个从未领过兵的文官。

而厄运也并不是总是像宗翰所想伴随着他,完颜银术可率领的一路杂兵却是进展的惊人顺利,他从蔚州出兵直逼代州城下,本来这路就是偏师起到的只是牵制作用,没想到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。

赵柽所担心的事情出现了,他为了稳住义胜军曾做了不少工作,恩威并施之下,极力帮助他们改善与当地官员、百姓的关系,让他们能尽快融合、适应新生活,可工作只是开了个头自己就被免了职。

人走茶凉,继任的童贯推翻了赵柽的安抚政策,此事也就半途而废,再随着忠勇军的撤离,赵柽的改任,一切又成了老样子,他的努力终成为了一场春梦,化作了泡影…

代州守将义胜军首领李嗣本见金军来犯立刻组织军队准备抵抗,不料代州城内的山后汉人组成的部队发生哗变,将其抓了起来,开城门投降了金军,而李嗣本也顺势降了,河东天险雁门就这样轻而易举的被金军过去了。

李嗣本初附金人着急立新功,率领手下前来崞县劝降,但崞县守将李翼不为所动,一阵乱箭将他轰走。但代州祸事再次重演,崞县守军多有义胜军军兵,统领崔忠虽是汉人却久蓄异志,杀了守将献城降金。金军继续南下,很快兵至忻州,忻州知府贺权认为城池无法守住,便命开门投降。

过忻州后,金军便到了石岭关下,石岭关是太原城前面的最后一道屏障,关隘险峻,易守难攻。太原知府张孝纯在选定石岭关守将时颇费心思,最后选中了冀景,冀景左推右拖,最后极不情愿才去上任。又派辽国降将耿守忠带八千人也赶往石岭关,冀景命耿守忠出关绕到金军后方准备偷袭。

两个本就貌合神离的人怎么能拧在一起,还未跟女真人接仗,两个人先干起来了,结果弄得关内一片混乱。冀景发觉耿守忠不受管制,怀疑他已经投奔金军,为了保命,带着自己亲随弃关潜逃,于是石岭关被耿守忠控制。

待金军到了关前,一交战耿守忠便吃了败仗,于是他开门献关,真的投降了金国,冀景知道自己因为胆小无能坏了大事,不敢再回太原城,逃窜到汾州躲避起来,那么太原就要直面金军的攻击了。

义胜军的连番投敌反叛引起了大宋官员的反思,不过他想得不是自己政策上的失误,反而是证实过去的‘猜想’,非我族类其心必异,于是一场声势浩大的亡羊补牢活动开始了,而他们的行动却是以数万计的人生命为代价,也给自己败露的结局埋下伏笔。

杀戮是从绛州开始的,他们以校阅为名,令义胜军集结然后就是伏兵四起,毫无防备的义胜军被杀了个干净。绛州义胜军被杀光的消息传到附近州县后,这些州县也都有样学样,于是各地的义胜军不分敌我全都被杀了个精光。这些官员的鲁莽行为看似彻底清除了内患,却不知将更多的人推向了敌国的怀抱…

当赵柽看到这些情报时的心情可想而知,自己领兵到此就为挡住金军南侵主力,想着他们凭着天险和多达十万的驻军怎么也能挡住那支偏师,没想到却是这个结果,金军几乎是兵不血刃的跑步前进,脚步到了哪里,哪里便成了大金的土地,而那些曾经信誓旦旦的守土之臣们又干了些什么呢?

河东这么快的失陷,毁掉了赵柽精心策划的歼敌的计划,金军很快就会得到消息,主力转而从蔚州进入河东,那么自己堵在这里已经毫无意义,这使得赵柽不得不提前起发起了攻击,而这些毁掉的不仅仅是一次战役,同时毁掉的还有他数年的努力,岂能不使他愤怒、失落、沮丧,但更多的却是无可奈何…(未完待续……)